天津家教网老师做教学的主导


频道:教学资源 来源:天津家教网 点击:737 日期:2019/12/10
在关注差异上,表现为:分层与异步
 

 

有效教案主要指对全体学生来说教案有效,不是指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效,否则就要产生新的不平衡,好的学生更好,差的学生更差,使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更大。我们需要的是让原来的不平衡逐步趋于平衡,这也是对有效教案的要求。

 

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。学生受到不同的遗传因素、家庭因素、个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,这必然使个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客观差异。
 
其差异主要是:基础性差异、动力性差异、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等,如何在教案中缩小差异,或在有较大差异的班级(如民工子女多的班级)中如何执教,这是实现有效教案必须关注的问题。

 

在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,一定要打破“齐步走”的格局,提倡“异步行”的做法。其中,分层递进,因材施教,仍然是一个好的教案原则。

 

在面向全体学生,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,课堂教案要协调教案目标和要求,将教案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之中,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,使教案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。
 
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案、分层练习、分层辅导、分层评价、分层矫正和调节,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、共振效应,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。

在动态生成上,表现为:促进与应对
 

 

动态生成教案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。我们要促进动态生成,应对动态生成。

 

促进就是采用生成性策略,促进问题的生成。策略有:生动的讲述策略、技巧性提问策略、引导学生质疑策略、创设问题情境策略、头脑风暴策略等。

 

应对就是当课堂动态生成时,要运用教师的教案机制,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。策略有:倾听回应策略、因势利导策略、随机应变策略、把握分寸策略等。
 

在媒体运用上,表现为:整合与巧用
 

 

整合指把媒体技术融入教案过程,发挥“技术”的优势,改变教师中心论,把“技术”与学科教案方法结合起来,形成相应的引导方法。

 

整合的方法有几种:技术与学科整合、技术与学科教案整合、技术与某种知识整合、技术与某种策略整合等。通过各方面的整合,使之产生1+1>2的效果。

 

巧用就是找准整合之处。要做到整合在关键处,整合在疑难处,整合在情境创设处、新知的生长处、思维的障碍处、操作的要领处、知识的延伸处、思维的拓展处等。“技术”的运用不能占用太多时间,要防止产生“技术现代化”而“感情淡漠化”的不良倾向。

 

 

在学习评价上,表现为:发展与开放

 

 

发展指对学生要进行发展性评价。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表现情况的全面考查和反馈,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给予提示与帮助,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。

 

同时,发展性评价更多是一种自我参照的评价,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(个体内差评价),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与缺陷,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,并提出补救措施。
 
因此,发展性评价真正体现了“以学生发展为本”的新理念,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,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 

开放指对学生进行开放性评价。“开放”有以下几方面:

 

一是评价内容的开放。即它不仅对知识掌握和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价,还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评价,更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。

 

二是评价标准的开放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、一个标准来衡量,而要通过既有一定的共性要求,又有适合各个层次学生且可以供自我选择的评价来评价,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,对少数表现出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评价。

 

三是评价主体的开放。它既有教师评价,还有自评与互评,将来自各个角度的观察意见交汇起来,最后作出既定量又定性的全面评价。
 

在课堂管理上,表现为:反馈与调控
 

 

课堂管理首先要有反馈信息,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要比较敏感,判断应当准确,处理应当果断,并根据反馈对后续落实目标的教案进行及时调节、回授、补偿。

 

反馈的方法可以用提问、观察、质疑、训练等收集信息。

 

反馈包括当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反馈。

 

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学习的“自我反馈”,其具体要求有三:一是自我观察,二是自我分析,三是自我评价。

 

同时,还提倡“同步反馈”,其中“同步”指与学习内容同步;与学习进程同步;与练习过程同步;与学生心理兴奋点同步等。

 

课堂中的调控不一定都是对“问题生”的调控。首先是目标调控,即要考察三维目标的贯彻度和达标度;其次是“度”的控制,即控制思维的密度、内容的深广度、教案的进度、训练的程度,使师生处于“共振”状态。最后对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进行调控。特别是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调控:

 

1、当学生精神不佳时,你能使他们振作;
2、当学生过度兴奋时,你能使他们归于平静;
3、当学生茫无头绪时,你能给他们指明方向;
4、当学生没有信心时,你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;

5、当学生有差错时,你能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;
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

编辑者:天津家教网http://www.mwdgw.com)